结构化理论视角下非遗表演的地方性建构——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为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898/j.cnki.42-1704/C.2021.1208

结构化理论视角下非遗表演的地方性建构——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为例

引用
非遗表演通过在地化集聚和同地化展演,对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和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基于"结构性-非结构性"分析框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表演为个案,运用深度访谈、观察法等,探讨非遗表演的地方性建构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遗表演中,政府、景区经营者、泼水演员和游客等多元主体通过空间表征和舞台化叙事参与地方性建构过程,其建构特征体现为宗教和传统文化的物质景观表征和具身性呈现,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维度上.国家话语、消费逻辑、经济资本和文化习俗规则等结构性因素,以及日常生活实践和个人能动性等非结构性因素是地方性建构的主要动力机制.具身体验、"惯性"记忆、类阈限和主观真实性等非结构性因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利益至上的经济资本理性和文化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本研究从结构化理论视角切入,以期对非遗表演理论研究进行补充,也为民俗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非遗表演;民俗旅游;地方性;结构化;天天泼水节

41

C95(民族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生活宗教'空间实践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生活宗教的影响:过程与机理"

2021-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55-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672-433X

42-1704/C

41

2021,41(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