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代表作名录的设计及其在全世界的广泛实施,第一次为人类确立了文化差异条件下文化共享的公共机制,把联合国体系内通过文化达成对人的尊重的努力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的不同让各种"我们"相互区分、区隔,但是非遗保护的代表作名录制度把这种认识提升了一大步,差异文化因为被特定民族定为自己的代表性文化而有资格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文化遗产.当全人类因文化不同而相互欣赏与共享的格局形成时,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有机会受到尊重的文化条件就出现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人权、文化共享、公共政策、社会实践
37
G112(世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16ZD07
2017-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