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白桦次生林内红松光合对林隙大小与林隙内位置的适应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4067/j.cnki.1673-923x.2022.09.017

小兴安岭白桦次生林内红松光合对林隙大小与林隙内位置的适应性研究

引用
[目的]揭示顶极种红松幼年期光合对林隙大小与林隙内位置的适应规律,对我国东北次生林恢复地带性顶极植被阔叶红松林尤为重要.[方法]采用CIRAS-2光合仪,测定小兴安岭白桦次生林大(201~211 m2)、中(169~174 m2)、小(100~102 m2)林隙内中心区、过渡区与边缘区及林内红松幼树(35 a)生长季的光合参数(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及其微环境因子(光照强度、叶片温度等),揭示次生林内红松幼树光合对林隙大小和林隙内位置的适应规律及机制.[结果]1)白桦次生林中红松幼树生长季平均最大净光合速率(2.4~8.4μmol·m-2·s-1)在各大小林隙内各位置(小林隙边缘区除外)显著高于林内54.2%~250.0%,且在林隙内各位置均呈现出大林隙(20.0%~96.4%)>中林隙(35.4%~57.1%)>小林隙的递增规律性;2)其生长季平均最大净光合速率在大、中林隙内呈中心区(18.2%~52.7%)>过渡区(20.0%~25.0%)>边缘区的递增规律性,而在小林隙内呈中心区(29.7%~71.4%)>过渡区=边缘区的递增趋势;3)红松针叶的光饱和点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林隙内高于林内(28.7%~250.0%),在大林隙内均高于小林隙(8.7%~75.9%),但其光补偿点、比叶面积(大林隙中心区)及叶绿素含量却林隙内低于林内(15.6%~81.9%),大林隙低于小林隙(14.4%~47.5%),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和形态适应性;4)在大、中林隙内各位置之间同样表现出明显的生理与形态适应性,其光饱和点呈中心区>过渡区>边缘区(8.8%~40.1%)的递增规律性,光补偿点却呈中心区<过渡区<边缘区(28.2%~62.0%)的递减规律性,其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为中心区>过渡区=边缘区(20.0%~96.9%),但其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却为中心区显著低于边缘区(12.7%~31.6%).[结论]温带小兴安岭白桦次生林内红松幼树光合能力随着林隙增大而增大及自林隙内边缘区至中心区而递增,故建议在东北阔叶红松林恢复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好较大林隙中心区的资源优势,方可加速顶极植被的恢复进程.

温带小兴安岭、红松幼树、光合适应性、林隙大小、林隙内位置

42

S718.45(林业基础科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4102

2022-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59-17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1673-923X

43-1470/S

42

2022,42(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