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923X.2014.10.017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效益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以杠寨小流域为例
以杠寨小流域为例,采用标准差系数法,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效应等6个方面,对初选指标进行了权重的确定及优选,最终确定了17项评价指标,构建了该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选定的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该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该流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和生物效益评价值均有所提高,其中以水土保持效益增幅最大,其效益评价值由治理初期的0.0830上升到了0.0921,效益增幅将近11%;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值由治理初期的0.4377上升到了0.4507,效益增幅将近3%。不同植被类型的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值,除了少数几个样地以外,其余各样地均有所提高。总体而言,该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在生态效益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也说明了石漠化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杠寨小流域、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S718.55+7(林业基础科学)
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与监测示范黔科合0Z字20092;石漠化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黔科合SY字号;典型石漠化小流域植被恢复技术集成推广与示范黔科合0Z字201005
2014-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5-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