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经皮细针吸取肝脏肿瘤细胞学检查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71/j.issn.1000-8578.2001.04.044

B超引导下经皮细针吸取肝脏肿瘤细胞学检查

引用
@@应用B超导向介入治疗[1]过程中,多次进行细针穿刺吸取肝脏细胞学检查,动态观察经治疗前后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国内尚未报告。我院1999年5~12月,B超导向于肝肿瘤体内注射洒精等药物的同时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标本为研究对象,57例肝脏肿瘤包括52例原发性肝癌和5例胃肠道癌肿术后肝转移,采用日产A10Ka-650超声仪,带3.5MHz探头,带针芯细针22G,长15~20cm。结节内抽吸后,将针管内容推出涂片,95%洒精固定,HE染色观察。我们将细胞学诊断分为三类:(1)阳性细胞,包括肯定的恶性细胞、固缩性变化的癌细胞、细胞核与胞浆均呈空泡变化的癌细胞以及癌细胞明显坏列仅存细胞轮廓者;(2)可疑阳性,细胞呈不同程度异型性,实际可能就是癌细胞,但不够典型且数量少者;(3)类似纤维细胞。本组共57例,计128分细胞学涂片:(1)坏死组织6份(4.88%),(2)红细胞22份(17.18%),(3)可疑阳性10份(7.81%),(4)癌细胞呈变性者35份(27.34%),(5)癌细胞无变性者44份(34.37),(6)无细胞在份2份(1.56%)和其他9份(7.03%)。本组32例多次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组,其最后一次标本涂片中无癌细胞,仅是红细胞或坏死组织计有15例46.87%,找到可疑阳性细胞者3例9.37%,找到已有变性的癌细胞者14例43.75%。单次细胞学检查阳性率72%,可疑4%和无癌细胞仅见红细胞为24%。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应用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诊断,该方法诊断快速、费用低、正确率高、合并症少、接近于无损伤性且可多次重检查的优点,在肝脏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更优于传统肝穿,避免了出血之类并发症。关于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贾振庚[2]将细胞学诊断分三类,(1)细胞学阳性,即肯定的恶性细胞,癌细胞异型明显,(2)可疑阳性,瘤细胞分化好,(3)阴性,仅见正常或变性肝细胞和炎细胞。本组病例理诊断都是明确的,且在32例进行重复细胞学检查前,都行过多次肝肿瘤内介入治疗,所以本组128份标本中阳性细胞仅79份(61.71%)。多次重复细胞学,检查对多次介入治疗病例尤为重要,动态观察细胞学变化与评估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效果,特别有效病例肿块区在B超影像学显示图像由低回声变为高回声而细胞学涂片中往往仅能找到红细胞或坏死组织。本组32例重复细胞检查者有15例46.87%属这类变化,对介入治疗效果做到客观评估,即使无细胞成份见到,仍属符合介入治疗后变化,本组细胞学符合率达100%。尤其是介入治疗后瘤细胞变性、瘤细胞消失,完全可从多次重复细胞学检查加以证实。

细针穿刺、细胞学、肝肿瘤

28

R735.7;R445.1(肿瘤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0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肿瘤防治研究

1000-8578

42-1241/R

28

2001,28(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