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颐脑解郁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5-4561.2022.11.017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颐脑解郁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引用
抑郁症临床可见情绪低落、悲观消极甚至更有自杀倾向和行为,常伴有躯体化症状,如头晕头痛、胸闷气短、胃肠道不适、四肢乏力麻木等.调查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约3.4亿人,而我国患有抑郁症人数已达2600万,引发自残、自杀风险较高,大学生抑郁症复发率也逐年增加[1-2].目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和第二代抗抑郁药物等西药均对改善抑郁症状有显著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大[3].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具有减轻西药不良反应、综合调理等优势,临床可根据辨证分型选择方药.颐脑解郁方由柴胡、郁金、槲寄生、百合、五味子、白芍组成,具有疏肝解郁、调畅情志作用,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血清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从而改善抑郁症,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4-5].近年来,网络药理学为中医药治疗疾病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依据,备受关注,其结合系统生物学信息,进行严谨的网络分析,并进行交集选取靶点,进一步分析出中药治疗疾病的相关信号通路.

颐脑解郁方、抑郁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32

R285.5;R749.4;R932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Y2020888

202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46-105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005-4561

33-1177/R

32

2022,32(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