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学术思想及用药与地域特点关系探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5-4561.2020.01.029

朱丹溪学术思想及用药与地域特点关系探讨

引用
朱丹溪的学术思想概括为三点,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以及气血痰郁四伤学说[1].朱丹溪认为,“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相火妄动则“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在相火论的基础上,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斯军民[2]根据《格致余论》总结维护相火的方法主要有保养胃气、平衡气血、收心养心.“人之阴气,根据胃为养.”朱氏认为脾胃吸收水谷精微,可以涵养肝肾之阴,因此当健脾和胃.又云“病热之人,其气炎上,郁为痰饮,抑遏清道,阴气不升,病热尤甚”,说明相火妄动与痰郁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故丹溪重视化痰理气.朱氏认为“心动则相火亦动”,收心养心可以防止相火妄动,“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养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笔者结合浙江地理气候环境和人群饮食结构,总结朱丹溪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及其用药规律,分析其在浙江普遍应用的原因.

朱丹溪、学术思想、地域化

30

2020-06-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83-8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005-4561

33-1177/R

30

2020,30(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