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临床体会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5-4561.2001.06.029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临床体会

引用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其关键在于“同证同治,异证异治”,即辨证相同,施治则一,辨证不同,施治全异。这也是辨证论治法则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与西医在临床治病上一大区别,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意义所在。本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应用此一治法,取得了可喜疗效,现举案如下。 1 同病异治 1.1 肾阳虚泄泻戴某某,男,58岁,农民,1998年12月18日门诊。患泄泻半年,经西药治疗服多种抗生素无效,服止泻药泄泻止,但泻停后腹胀,过时又泻,遂给中药治疗。视其面无华色,问之每逢五更时大便作泻,泻前自觉小腹作痛,无里急后重感,泻下便质清稀,无臭,自觉腰酸痛、体倦,小腹有冷感,舌质淡,苔薄白。诊脉沉细,尺部尤弱,方选四神丸加减。药用:补骨脂(盐炒)15g,吴萸(醋炒)、叩仁各6g,五味子、赤石脂(布包)、禹余粮、煨姜、炒扁豆各10g,红枣8枚,莲子肉10g,3剂。药后腹痛止,泄泻停。后以上方去赤石脂、禹余粮加参苓白术散,调理半月痊愈。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肾阳虚泄泻、禹余粮、临床实践、赤石脂、辨证论治、参苓白术散、中医、中药治疗、治法、治病求本、西药治疗、止泻药、泄泻停、五味子、四神丸、抗生素、补骨脂、诊脉

11

R5(内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75-37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005-4561

33-1177/R

11

2001,11(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