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的尿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概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论证。急性、相对轻度的肾脏损伤或肾功能受损(表现为尿量与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常提示临床预后不良。因此,国际肾脏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及急诊医学专业组成的专家组于2005年将ARF更名为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AKI的发展,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中,与不断增加的发病率、病死率和住院费用有关。及时诊断和危险分层对指导治疗和预防疾病进展是必要的,但目前可用的诊断工具大部分对AKI的早期诊断不敏感。近年来,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尿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特异性强,又属于非侵入性检查,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重视。许多尿液中的蛋白质被研究可能是AKI的早期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 C)、白介素18(IL-18)和肾损伤分子1(KIM-1)已经很有前景。本文就AKI的尿液生物标记物综述如下。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记物、肾脏病、诊断工具、半胱氨酸蛋白酶、kidney injury、重症监护病房、脂质运载蛋白、血液生化指标、中性粒细胞、治疗和预防、早期标志物、肾功能受损、侵入性检查、急性肾衰竭、住院费用、早期诊断、预后不良、抑制蛋白、医学专业
R69;R96
2013-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136-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