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般若中观所说十六空之异同——以《辩中边论》、《大般若经》第二会和《大智度论》为中心
本文以<辩中边论>、<大般若经>第二会卷488和<大智度论>为中心,对瑜伽行派和<般若经>以及中观派所说之十六空的含义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并从四个方面对三者阐释的异同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指出唯识学者对十六空的阐释侧重于有情能所的角度来说,对于空性、真如则侧重于"有"的角度加以诠释;而<般若经>和中观派则偏重于从一切法平等和"空"的角度来说.另外,本文还特别指出了龙树在其<大智度论>中也从有情妄执的角度来谈论空,对于第一义空也从肯定和真实有的角度加以阐释.由此可略窥唯识与中观在空义阐释上的会通与歧异之处.
十六空、唯识、中观、辩中边论、大智度论、大般若经
B94(佛教)
2011-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