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女子箭步式上挺关键技术环节的运动学分析——基于廖秋云世锦赛破挺举世界纪录动作的技术诊断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3624.2021.02.018

经典女子箭步式上挺关键技术环节的运动学分析——基于廖秋云世锦赛破挺举世界纪录动作的技术诊断

引用
目的:为国家举重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科技支撑及举重的运动训练乃至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德国SIMI-Motion7.50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廖秋云打破世界纪录的挺举技术动作视频进行解析,解析的采样频率为50 Hz,运用截断频率为6Hz低通滤波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使用DLT计算空间坐标.结果:①廖秋云提铃至胸阶段的技术堪称完美,准备姿势合理,引膝动作完成质量高.采用积极的伸髋发力,且躯干角度保持80.27deg至77.62deg之间,有利于腹背肌群参与发力.屈髋屈膝接铃,杠铃回落距离为身高的19.61%,属于合理的杠铃回落距离.②上挺阶段,过渡阶段和预蹲制动阶段用时过长.准备姿势站距的调整将降低杠铃所需送达的最终高度,且有利于上挺动作的稳定性.其箭步式上挺杠铃回落距离仅为9.80 cm,回落距离小,且双足构成的稳定区域面积大.发力时两心距离控制在3.1cm内,属于理想距离.站稳起立时段末,杠铃向右偏移达17.70cm,对其支撑可能存在隐患.③总体上看,廖秋云的技术优势在于躯干角度控制得当,两心距离始终较近.下肢关节角度变化趋势合理,伸髋发力的方式正确.④廖秋云技术优势明显,但成绩仍具有上升空间.建议优化时间结构,缩短过渡时间,避免额外的能量消耗.缩短预蹲制动时间,提升下肢离心收缩转向心收缩的能力.站稳时段的杠铃横向偏移过大,提示进行左右侧肌肉体量测试评价,并加强弱侧肌肉力量训练.

生物力学、举重、挺举、关键技术

43

G804.62;G884.2(体育理论)

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项目HS2019000117

2021-03-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6-10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浙江体育科学

1004-3624

33-1128/G8

43

2021,43(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