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美化”与“丑化”的内涵与逻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1505.2016.02.002

“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美化”与“丑化”的内涵与逻辑

引用
“美化”与“丑化”是“十七年”文学批评中一个常见的评价标准.当时“美化”主要是指文学作品错误地美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封建阶级的人物形象以及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美帝国主义等.“丑化”主要是指错误地丑化农民群众、解放军战士、共产党员以及新社会等.首先,这种有些扭曲的“美化”与“丑化”的批判对于文学本身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规训了一定的写作范围,文学叙事成了一种“被动叙事”.这种“美化”与“丑化”虽然有违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但从其政治的逻辑来看,这种使用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其次,这里面还有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方面的逻辑.最后,还有一种情感的逻辑.美化与丑化的这种批评模式在当前文学批评实践中仍有现实的警示作用.

“美化”、“丑化”、文学批评、政治真实、艺术真实

I206.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十七年’文学批评中‘否定性’概念的知识谱系与价值谱系研究”15YJA751013

2016-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009-1505

33-1337/C

2016,(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