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后期清政府保运体系中的淮水入海入江选择
明末清初,淮水大部分在清口入黄,下游水量较少.清代中期以后,清口区域泥沙逐年沉淀淤积,黄河堤和洪泽湖湖底不断抬高,这使得淮水开始在汛期更多地从山盱五坝下泄高宝诸湖,然后进入归海与入江通道.早期的水灾并不严重时,里运河北部没有淤高,泄水面较广.然而,随着北部的淤高,泄水区主要集中在车逻坝一带.康熙乾隆时期,官方一方面维持高堰,一方面开拓入江方向的洪水排泄.不得已时,官方仍开车逻坝泄水.道光年间,官方每年长期闭御黄坝,淮水几乎处于全入运状态.运河因着黄水入运而不断被淤高,高堰因着湖蓄加强和黄河水入湖而被不断加高,大水时入江与入海水量更加增长,几乎达到泄水量的限制,盐场也常受水灾.泄水难下,官方常常叫里下河地区承受最终的水灾以保运河畅通.这其间归海与归江的技术选择涉及水环境变化,涉及一系列的工程,也涉及清政府的运河策略.
车逻坝、人字河、淮扬运河
K252;I207.41;C9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ZDA178
2022-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3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