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中的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
一
1905年, 流亡中的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 汗漫四海, 遍游意大利、瑞士、丹麦、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十一国, 而后抵北美, 撰《物质救国论》, 倡言物质主义.康氏认为, 欧洲百年来最著之效, 在国民学与物质学.而中国之病弱, 在不知讲物质学, 而救急之方药, 在物质学.中国数千年文明冠于天下, 然偏重于道德哲学, 而最缺物质.今日之新物质学, 一二百年间诞生于欧洲, 以前绝万古浩浩荡荡之物质洪流, "自英而被于全欧, 自欧而流于美洲, 余波荡于东洋, 触之者碎, 当之者靡, 于是中国畴昔全大之国力, 自天而坠地, 苟完之生计, 自富而忽穷.……夫势者, 力也;力者, 物质之为多.故方今竞新之世, 有物质学者生, 无物质学者死."中国道德胜于欧美, 而其衰败在物质.这位变法领袖重拾洋务派的观点, 而认为中国数十年变法皆误行, 救国之道在物质.康氏强调, 中国近一二百年来最大的失败, 在败于欧人新发明的工艺兵炮.中国人所以逊于欧人, 但在物质而已.物质为至粗之形而下者, 我国人长于形而上, 而缺于形而下."中国救急之方在兴物质."若舍工艺兵炮, 而空谈自由民主革命, 则无以救亡图存.
2018-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