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下浮游生物的群落变化特征及其与虾生长之间的关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1524.20230738

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下浮游生物的群落变化特征及其与虾生长之间的关系

引用
为探究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浮游生物的群落变化特征及其与养殖对象之间的关系,2022 年 6 月—9月采用18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了浙江省海宁市6 处稻-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并结合Spearman相关性热图分析了优势种类和多样性指数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红螯螯虾的体长、头胸甲宽、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在不同稻田间无显著差异,但体长、头胸甲宽和体重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特定生长率则显著下降.虾引入稻田后会相对改善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群落多样性,然而,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群落稳定性逐渐降低.隐藻(Cryptomonas)、衣藻(Chlamydomonas)、小球藻(Chlorella)和中剑水蚤(Mesocyclops)是共作期间常见的优势种类.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或主要种类(浮游生物中排名前50 的种类)与浮游动物的变化趋势不同,前者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后者则逐渐降低.分析发现,季节变化是驱动稻-虾共作模式下浮游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此外,虾的摄食作用也会对群落变化产生一定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肥满度与小球藻生物量显著负相关,表明养殖水体的水质对虾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平衡好水稻种植区和水产养殖区对营养水平需求不同的矛盾.

浮游生物、稻渔综合种养、红螯螯虾、高通量测序、多样性

36

S966.12(水产养殖技术)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基金

202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537-154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浙江农业学报

1004-1524

33-1151/S

36

2024,36(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