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022
后G20时期杭州市挥发性有机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特征分析
后G20时期(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臭氧成为杭州夏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成为杭州冬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利用杭州市环境检测朝晖站和环境监测下沙站空气质量数据观测值分析5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臭氧形成潜力,并使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研发的第3代大气质量预估模型(WRF-CMAQ)对杭州市中心PM10的污染数值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后G20时期PM10和臭氧的最佳管控方案.结果显示:在后G20时期杭州市中心和城郊,芳香烃所占臭氧形成潜力比例最高,其次为烯烃和烷烃,最后为乙炔.在市区和城郊,乙烯、 间/对二甲苯、 甲苯、 丙烯和乙苯依次为生成臭氧最主要的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此管控这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臭氧质量浓度.2017年杭州市中心春夏秋冬四季的PM10中分别有50%,32%,48%和45%源于杭州市以外污染源的长距离跨地域传输.其中,春秋冬三季通过长距离传输来到杭州市区的PM10主要源于市区的北方,夏季则主要源于市区的西南方.2017年,杭州市区的交通源、 工业源、 生活源与农业源对本地排放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62.6%,27.8%,7.3%和2.3%.当杭州本地的工业源和交通源在2016年的基础上分别减排15%和5%时,杭州市中心的PM10年均质量浓度可低于70μg·m-3,达到二类区的标准.
空气污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臭氧形成潜力、大气质量预估模型、可吸入颗粒物、长距离传输、本地污染源贡献率
36
X51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6144
201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