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刺激耳甲区改善急性应激障碍诱发认知损害行为的机制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917/j.cnki.1005-0779.023098

电针刺激耳甲区改善急性应激障碍诱发认知损害行为的机制研究

引用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应激障碍诱发认知损害的行为学变化和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电针改善认知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ASD)和电针组(EA),每组 8 只.采用斯金纳箱足底电击无固定周期电击10 min,中间间隔10 min,连续5个循环建立急性应激障碍小鼠模型,急性应激3 d后,电针刺激耳甲区(1 mA,2/15 Hz,30 min/次),1次/d,持续3 d治疗.利用旷场、水迷宫实验等评估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和海马组织中的 BDNF、Syn-1的表达水平;高尔基染色法检测海马树突棘密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的中心停留时间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及前额叶中模型组小鼠BDNF、Syn-1表达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中树突棘密度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小鼠在旷场中心停留时间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和前额叶中电针组小鼠BDNF、Syn-1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中树突棘密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迷宫第1天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各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呈逐渐缩短且稳定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速度逐渐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对照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大于对侧象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小鼠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大于对侧象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对急性应激障碍诱发的认知损害的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BDNF蛋白表达、增加Syn-1含量,从而增强突触可塑性而实现的.

急性应激、认知功能、电针、突触可塑性

39

R245.97(中医临床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厅项目

2023-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4-6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针灸临床杂志

1005-0779

23-1354/R

39

2023,39(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