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道菌群研究针刺水沟穴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917/j.cnki.1005-0779.021219

基于肠道菌群研究针刺水沟穴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引用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研究水沟穴对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营养状态影响的临床疗效,从机制层面初步阐述针刺水沟穴是否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从而调整PVS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为PVS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寻找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PVS患者76例,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针刺水沟穴联合肠内营养混悬液(TPF)治疗,对照组给予同样成分TPF治疗.在治疗前后收集所有受试者粪便样本,进行菌种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受试者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变化;对所有受试者粪便样本进行代谢产物检测,分析短链脂肪酸(SCFAs)(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的含量.于治疗前后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于治疗前后及随访的第30天、90天对所有受试者行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乙酸、丁酸、戊酸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血清营养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水沟穴联合肠内营养治疗PVS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其机制可能为针刺水沟穴疗法可兴奋脑神经元、改善脑血流,从而开窍醒脑,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影响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进而通过"微生物-肠-脑"轴改善PVS患者营养状况.

肠道菌群;针刺;水沟穴;持续植物状态;营养状态

37

R246.6(中医临床学)

深圳市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专项Y1202001-17

2022-0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6-3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针灸临床杂志

1005-0779

23-1354/R

37

2021,37(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