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寄主来源轮枝孢菌的交互致病性1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9.281

不同寄主来源轮枝孢菌的交互致病性1

引用
为了明确不同寄主来源的轮枝孢菌是否存在交互致病性,对来源于向日葵、棉花、茄子、生菜和马铃薯5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10株轮枝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如菌落形态、生长速度、生理小种、交配型和致病力分化进行研究,并利用大丽轮枝孢菌不同生理小种和交配型的特异引物对供试大丽轮枝孢菌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来源的轮枝孢菌在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CR检测结果表明:除了来自生菜的大丽轮枝孢菌Ls16-1为1号生理小种外,其余8株不同寄主来源的大丽轮枝孢菌均为2号生理小种;所有供试大丽轮枝孢菌菌株的交配型均为MAT1-2-1型.此外,采用纸钵撕底蘸根法将不同寄主来源的轮枝孢菌分别接种向日葵、棉花、茄子和马铃薯.结果显示,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对上述不同寄主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力,但都对自身分离寄主的致病性表现最强.综上表明,不同寄主来源的轮枝孢菌对不同寄主存在交互致病性,但均对其分离寄主的致病性表现最强.

轮枝孢菌、交互致病性、生理小种、交配型

43

S432.44(病虫害及其防治)

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6;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16

2017-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83-49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08-9209

33-1247/S

43

2017,43(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