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党历程中浙江籍党员创造的多个第一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4176.2011.10.004

中共建党历程中浙江籍党员创造的多个第一

引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当时全国有50多名党员.这其中,浙江籍党员就有7名、他们分别是陈望道(浙江义乌人)、沈玄庐(浙江萧山人)、俞秀松(浙江诸暨人)、施存统(浙江金华人)、沈雁冰(浙江桐乡人)、邵力子(浙江绍兴人)和沈泽民.浙江籍党员不仅所占比例大,而且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各个阶段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创造了多个建党历程中的第一.只是由于当时他们或身在国外、或在外地进行革命工作、或其他原因,最终没能参加中共一大会议.一、《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陈望道是在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当时建党核心成员的.1919年6月,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回国.在邵力子的推荐下,由戴季陶、李汉俊、沈玄庐等负责的《星期评论》社邀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春,陈望道回到浙江义乌老家,在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开始了翻译工作,他费了平时译书五倍的功夫,才把全文彻底翻译出来.1920年4月,陈望道带着翻译好的《共产党宣言》来到上海,委托俞秀松把书稿送给陈独秀校译.这份译稿由俞秀松于6月28日交给陈独秀.由于约稿的《星期评论》停刊了,陈独秀收到译稿后,由陈独秀和李汉俊校订后出版.

中共建党、浙江、党员、陈望道、中国共产党、陈独秀、翻译工作、星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宣言、邵力子、中文译本、义乌、上海、核心成员、代表大会、彻底翻译、施存统、沈泽民、沈雁冰

D23;K82

2012-03-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1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浙江档案

1006-4176

33-1055/G2

2011,(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