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阐明脑源性肺损伤新机制
颅脑创伤后,血浆中的谷氨酸升高是其并发肺损伤等外周组织炎性损伤的关键因素。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周元国等历时7年研究发现该机制。该发现颠覆了此前颅脑创伤后检测血浆中谷氨酸水平无重要意义的传统结论,为临床治疗颅脑创伤后继发性损伤的新策略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撑。颅脑创伤是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其并发的脑源性肺损伤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其确切的发生机制知之甚少。2006年,戴双双博士在周元国指导下发现,谷氨酸对腺苷2A受体有调节器控制作用,并直接影响后期损伤程度这一现象。重度颅脑创伤会导致血浆中谷氨酸增高,其通过诱导外周血炎性细胞上腺苷2A受体与代谢谷氨酸受体5相互作用,改变腺苷2A受体活化后下游信号通路,由原PKA信号通路的抑制炎症转为PKC信号通路的促炎效应,从而促进脑源性肺损伤等颅脑创伤后的继发性外周组织损伤。该研究结果提示,以腺苷2A受体与代谢谷氨酸受体5为靶点,采用拮抗剂调节,可有效减轻颅脑创伤后的炎症反应和继发性损伤。
中国、科学家、脑源性、肺损伤、颅脑创伤、谷氨酸受体、创伤后、下游信号通路、继发性损伤、腺苷、外周组织损伤、血浆、抑制炎症、炎症反应、炎性细胞、炎性损伤、损伤程度、临床治疗、理论支撑、控制作用
R74;R65
2014-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