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大舞蹈病一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13.03.016

针刺治疗大舞蹈病一例

引用
患者男,65岁。主因肢体不自主舞蹈样动作7年余,加重半年,于2010年11月13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肢体扭动,遂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断为大舞蹈病。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其外婆及两个兄弟均确诊为此病)。服用丁酰苯类药物和吩噻嗪类药物治疗,症状并未见明显改善。2010年5月患者因四肢肢体及头颈、躯干部均出现扭动症状,于天津环湖医院就诊,颅脑CT示脑萎缩,心电图、血流变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同前,神经外科医师告知患者目前已无药物可改善症状。2010年11月前后因舞蹈样动作幅度加大,生活不能自理并出现进食困难等症状,求治于本院门诊。刻诊:神清,精神尚可,面部表情无明显异常,颈部、躯干扭动,四肢持续不自主大幅度舞动,左侧肩部、肘腕及手指不停地抽动,左腿走路拖地较右侧明显,入睡后发作停止,夜寐安,吞咽障碍,不能进食质地较硬的食物;二便调,舌淡紫,苔微黄,脉弦缓,记忆力相对较好。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大舞蹈病。中医诊断:颤证,髓海不足证。治疗原则:镇静安神,益精填髓,平肝熄风,疏通经络。针刺取穴:百会、上星、印堂、双侧头维、风池、翳风、合谷、外关、中渚、足三里、阴陵泉、丰隆、悬钟、太溪、承山、太冲。操作:头皮针采用平刺法,余穴均采用直刺法,诸穴均浅刺,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个穴位各操作1 min,留针30 min,因患者自身原因,治疗仅能隔日1次。治疗过程:患者经治5d后舞蹈样动作减轻、行走不稳症状好转;治疗7 d后不能久坐症状好转;14 d后饮食、行走症状好转。治疗结果:1个月后,患者的舞蹈样动作基本得到控制,两腿行走较好,进食亦较前增快,已能生活自理。随访1年后,患者诸症均控制较好。

舞蹈病、遗传性疾病、先天性、针刺疗法

R74;R24

2014-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3-3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95-3240

11-9326/R

2013,(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