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调节作用及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4.02.013

氯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调节作用及意义

引用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高脂饲养组、氯沙坦组、氯沙坦+A779组,每组9只,应用油红 O 染色测斑块脂质含量,免疫组化分别测定斑块巨噬细胞及 ACE2、Ang-(1-7)蛋白含量表达,并检测各组 ACE2活性。所有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验数据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 ACE2活性,多组间的均数比较使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使用 t 检验。结果氯沙坦组[(2.66±0.19)U /(μg protein·h)]及氯沙坦+A779组[(2.57±0.17)U /(μgprotein·h)]较高脂组[(1.30±0.18)U /(μg protein·h)]动脉粥样硬化组织 ACE2活性明显增加(t =15.87,15.45;P <0.05),氯沙坦组脂质含量[(2.92±2.41)%]及巨噬细胞阳性面积百分率[(15.71±2.46)%]明显少于单纯高脂组[(30.47±1.83)%]、[(23.07±2.06)%]与氯沙坦+A779组[(32.52±2.88)%]、[(22.91±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49,7.68;均 P <0.05)、(t =6.88,6.67;均 P <0.05)。氯沙坦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 ACE2与Ang-(1-7)蛋白大量表达(0.2330±0.0291与0.2652±0.0234)比单纯高脂组(0.1194±0.0114与0.1580±0.0193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91,10.58;均 P <0.05);氯沙坦+A779组(0.2224±0.0168与0.2583±0.0236)比单纯高脂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22,9.85;均 P <0.05),但与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95,0.63;P >0.05)。结论氯沙坦通过上调 ACE2,增加 ACE2活性,使Ang-(1-7)蛋白表达增多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氯沙坦、血管紧张素类、肽基二肽酶 A、动脉粥样硬化

R97;R44

国家“973”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13CB530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0207

2014-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21-126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