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微阵列杂交技术在血流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16/cn.ni.2023-222250

PCR-微阵列杂交技术在血流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引用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微阵列杂交技术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阳性血培养瓶316个,其中革兰阳性菌血培养瓶161个,革兰阴性菌血培养瓶155个.血培养报阳后即刻抽取培养液进行常规培养鉴定及药敏和PCR-微阵列杂交,不一致结果进行测序分析,同时计算标本周转时间(TA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培养鉴定及药敏检出革兰阳性菌19种,161株,其中苯唑西林耐药67株;革兰阴性菌13种,155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36株,碳青霉烯酶基因KPC 14株;PCR-微阵列杂交技术检出革兰阳性菌5种,148株,其中耐药基因MecA 67株;革兰阴性菌6种,147株,其中耐药基因CTX-M-1 27株,KPC 14株;PCR-微阵列杂交技术检测病原菌的灵敏度在85.7%~100.0%,特异度在99.1%~100.0%,检测耐药基因MecA和KPC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0%,检测耐药基因CTX-M-1的灵敏度为69.4%,特异度为97.0%;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TAT平均缩短时间分别为39.52 h和38.08 h.结论 PCR-微阵列杂交技术对阳性血培养液的菌种鉴定及耐药基因检测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能有效缩短TAT,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血流感染、PCR-微阵列杂交技术、病原学检测、临床应用价值

33

R446(诊断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200801

2023-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432-243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005-4529

11-3456/R

33

2023,33(1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