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源性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肠屏障及细菌移位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肠源性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肠屏障及细菌移位的关系.方法 选择绍兴市中心医院医供体总院老年医学科2018年1月-2021年1月肠源性感染患者86例为感染组,并根据其住院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随机选择未发生肠源性感染患者80例为非感染组.患者在入院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调取其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NETs相关标记物cf-DNA/NETs、MPO-DNA/NETs以及血清中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收集患者新鲜粪便标本,进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结果 肠源性感染组cf-DNA/NETs、MPO-DNA/NETs、内毒素、D-乳酸、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水平高于非感染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死亡组cf-DNA/NETs、MPO-DNA/NETs、内毒素、D-乳酸、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水平高于存活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f-DNA/NETs、MPO-DNA/NETs诊断肠源性感染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和0.824,用于患者预后评估时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和0.788,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源性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可反映感染状态,且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肠源性感染、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肠屏障、游离DNA、细菌移位、预后
32
R459.7(治疗学)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8KY829
2022-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8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