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

引用
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插入序列遗传标记、转座子遗传标记、整合子遗传标记等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09年5-11月分离自住院患者送检痰液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aA、traF、trbC)、插入序列遗传标记(ISCR1、ISCR3/14、IS1133、ISpa7、ISEcp1)、转座子遗传标记(tnpU、tnpA/Tn21、tnsA)、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 1、intⅠ 2、intⅠ 3)共1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trbC、ISCR1、ISpa7、tnpA/Tn21、int Ⅰ 1等5种基因,其阳性株数分别为10株(50.0%),12株(60.O%),12株(60.0%),12株(60.0%),11株(55.0%),其余9种基因未检出;阳性检出基因可分为3种构成模式,其中(trbC+ISCR1+ISpa7+mpA/Tn21+intⅠ 1)模式检出率最高,为9株(45.0%).结论 质粒、插入序列、转座子、整合子4类可移动遗传元件在本组铜绿假单胞菌中均有检出,这些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各种耐药基因使受体菌表现为多药耐药;同时检测1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是国内首次报道,检出tnpA/Tn21、Ispa7为国内首次报道.

铜绿假单胞菌、质粒、插入序列、转座子、整合子、可移动遗传元件、多药耐药

20

R378.99+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2010-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742-274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005-4529

11-3456/R

20

2010,20(1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