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化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及外周血CD34+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3097.2021.03.005

聚乙二醇化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及外周血CD34+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

引用
目的 探讨减量、分次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减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作用;方法 18例巩固化疗阶段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使用半量PEG-rhG-CSF(3 mg),观察中性粒细胞数目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和外周血CD34+细胞数(PB CD34+)、Ⅲ~VI度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 18例患者给药后仅有9例达到预期目的(A组),另9例患者一次给药无法达到提升粒细胞的作用(B组),在第6天追加半量长效刺激因子后达预期目的.观察两组结果显示:A组给药后ANC和PB CD34+逐步升高,在第5天达峰值,均值分别为ANC(9.36±8.81)×109/L和PB CD34+为(1.122±1.907).B组ANC在第一次给药后快速上升,第1天达峰值[(4.72±6.96)×109/L],之后4 d内快速下降至粒细胞缺乏水平,第6天第二次给药后ANC再次开始升高,在第11天ANC均达1.0×109/L以上,均值为(4.67±6.23)×109/L.PB CD34+细胞数呈缓慢上升过程,每日均值均低于A组,第11天峰值(0.202±0.337)比A组第0天(0.294±0.770)低.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化疗周期数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差异考虑与化疗方案(含大剂量阿糖胞苷及DCAG、DHAG预激方案)有关.A组给药后Ⅲ~VI度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0.78±0.83)d显著短于B组(6.78±1.56)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N发生率分别为A组33.3%和B组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肌痛,均未见三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B组两次用药后同等天数对ANC和PB CD34+动员效果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巩固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使用半量PEG-rhG-CSF(3 mg)安全、有效,可对部分患者起到预防粒细胞减少的作用.对一次使用在5 d内无法达到有效提升中性粒细胞的患者,追加使用仍然有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对于使用高强度或预激方案化疗患者,给药后出现PB CD34+提升较慢的患者,尤其是用药时、外周血CD34+数值较低的患者,可能是需要考虑二次给药的人群.

聚乙二醇化粒细胞刺激因子、急性白血病、外周血CD34+细胞、粒细胞缺乏

10

R730.53(肿瘤学)

2021-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1-154,15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转化医学杂志

2095-3097

10-1042/R

10

2021,10(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