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31在外科术后切口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23.04.005

白细胞介素-31在外科术后切口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

引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1(IL-31)在外科术后切口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HS)的表达及其可能的病理意义。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HS患者手术切除的瘢痕组织(HS组)及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8、52、49岁。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增生性瘢痕和对照组皮肤的表皮厚度、真皮内肌成纤维细胞数量、IL-31蛋白表达定位和表达水平。结果:表皮厚度:HS组为(303.88±46.03) μm,对照组为(133.02±17.40) μm( t=12.60, P<0.001)。表皮基底层内IL-3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评分(IRS)和阳性细胞密度:HS组为9.89±2.03、786 343.83±159 627.97;对照组为4.33±1.66、555 457.61±128 097.21( P<0.001、 P=0.014)。真皮内肌成纤维细胞数量:HS组为(120.44±15.75)个,对照组为(27.39±14.89)个( t=23.79, P<0.001)。真皮层内IL-31蛋白IRS评分和阳性细胞密度:HS组为7.11±1.05、156 760.97±26 046.10;对照组为4.33±0.71、49 576.01±52 369.33(均 P<0.001)。 结论:术后增生性瘢痕中IL-3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瘢痕周围正常皮肤,IL-31蛋白主要表达于肌成纤维细胞、基底层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胞质中,提示IL-31在增生性瘢痕发病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为将来开发新的抗瘢痕增生及瘙痒精准化治疗提供分子依据。

瘢痕,肥大性、白细胞介素-31、肌成纤维细胞、炎症、瘙痒

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2216;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2172216

2024-0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72-27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1671-0290

11-4657/R

29

2023,29(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