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玛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7.09.019

西格玛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引用
目的 分析检验前、中、后阶段及全过程的质量指标,改进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方法 检验中阶段:TEa%标准来源于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3-2012,| Bias%|来自2016年度卫生部临检中心正确度验证系列分析结果,CV%来源于六个月的室内质控数据,按公式Sigma=(TEa%-| Bias%|)/CV%,计算检验中阶段检验项目的Sigma值,绘制标准化Sigma方法性能决定图,评估检测性能,并以此设计个性化质量控制方案.计算低于6 Sigma的检验项目的质量目标指数(QGI),指导改进方向.检验前、后阶段及全过程7个指标的Sigma评估:其中利用标本不合格评价检验前阶段性能;危急值未通知、危急值未及时通知评价检验后阶段性能,hs-cTnT TAT不合格、急诊生化项目TAT不合格、检验报告更改、室间质评不合格四个指标评价检验全过程性能.对比改进前后变化,确认改进效果.结果 17个生化项目平均Sigma值为5.29,其中8个项目(UA、K、ALP、CK、AMY、AST、TG、Na)性能达到卓越到世界级表现(≥5 Sigma);6个项目(LDH、Cre、TC、ALT、Mg、Glu)性能达到临界到好的表现(5> Sigma≥3);BUN性能表现差(3>Sigma≥2);Ca、TP性能为不可接受(Sigma<2)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标本不合格、危急值未通知、危急值未及时通知、hs-cTnT TAT不合格、急诊生化项目TAT不合格、检验报告更改、室间质评不合格的Sigma值改进前平均分别是4.17、3.60、2.75、1.72、3.27、4.52、3.33;改进后平均达到4.30、4.30、2.90、2.45、3.75、4.80、3.60.结论 西格玛方法是较理想的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方法,便于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确认,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临床化学试验、质量控制、实验室、医院、质量指标、卫生保健、质量改进

40

G64;R44

2011年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骨干资助项目2011;Beijing Municipal Health System High Level Health Technical Personnel subject Backbone Projects2011

2017-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27-73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009-9158

11-4452/R

40

2017,40(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