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成像在术前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2137-20220207-00245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成像在术前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新型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成像术前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经新型双层探测器光谱CT检查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腺癌的13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男93例,女37例,年龄37~84(63±9)岁。根据淋巴结转移状态分为淋巴结转移组(104例)和非淋巴结转移组(26例)。测量光谱CT图像上胃癌肿瘤最大径、动静脉期40、50、60、70 keV单能量图像中病灶的 CT值(表示为CT 40 keV、CT 50 keV、CT 60 keV、CT 70ke)、碘浓度(IC)、有效原子序数(Z eff),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值及光谱曲线斜率(K (40-70))。比较两组间各光谱参数的差异,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及最佳阈值以衡量每个参数的诊断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各AUC的差异。 结果:转移淋巴结组在光谱CT上静脉期CT 40 keV、CT 50 keV、CT 60 keV、CT 70 keV、IC值、NIC值、Z eff、K (40-70)及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较低、病理T分期较高、癌胚抗原阳性占比均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其中代表性参数为静脉期Z eff:8.4(8.2,8.5)比8.2(8.1,8.3);癌胚抗原阳性占比:34.6%(36/104)比7.7%(2/26)](均 P<0.05)。由癌胚抗原和静脉期V Zeff联合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各参数,其中最佳参数回归联合模型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35(0.759~0.894)、83.65%、73.08%。 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静脉期各参数及CEA有助于术前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其中多参数联合模型具有更高诊断价值。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胃肿瘤、淋巴结转移、横断面研究

10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011216;厦门市医疗卫生指导性项目3502Z20214ZD1032;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2020J011216;Medical and Health Guidance Project of Xiamen City3502Z20214ZD1032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747-175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102

2022,102(2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