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诱导化疗大鼠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2137-20210513-01127

奥沙利铂诱导化疗大鼠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

引用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诱导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CIPNP)的分子机制。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1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奥沙利铂实验组(5.0%葡萄糖溶液中溶解2.4 mg/kg奥沙利铂, n=8)和对照组(等体积5%的葡萄糖溶液, n=8)。通过奥沙利铂连续给药建立大鼠CIPNP模型,测定并比较两组大鼠机械性痛觉、热痛觉过敏、冷痛觉过敏等疼痛行为学指标。采用RNA测序技术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基因转录组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奥沙利铂诱导CIPNP的分子机制。 结果:实验组大鼠在第7天开始出现机械痛觉异常和冷热痛觉过敏,在第14天达到最强。通过转录组测序,共定量到20 152个基因,以组间差异倍数绝对值≥2和 P<0.05的标准筛选到37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Npy、Car3、Cdkn1a、Nts、Prc1、Ms4a7和Ecel1 7个基因为外周神经损伤疼痛相关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功能分析,奥沙利铂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氧运输、细胞分裂、中间体、着丝粒、氧转运蛋白活性、氧结合等功能。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KEGG)分析,奥沙利铂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疟疾、非洲锥虫病、原发性免疫缺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PPAR)等。 结论:奥沙利铂可能通过诱导疼痛相关基因以及相关信号通路引起外周神经性疼痛。

奥沙利铂、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转录组测序

101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项目JCYJ201604291814515;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012;Shenzhen Municip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mmissionJCYJ201604291814515;Nanshan District Health Bureau on 2019 Health Technology Projects2019012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581-358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101

2021,101(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