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中老年人双下肢不等长对脊柱和骨盆姿态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7.39.005

模拟中老年人双下肢不等长对脊柱和骨盆姿态的影响

引用
目的 分析站立、行走状态下对脊柱和骨盆姿态的影响及其代偿规律.方法 2017年1至4月温州医科大学数字化医学研究所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选取44名年龄在46~79岁志愿者,通过Rasterstereography仪器进行背部脊柱和骨盆进行站立和行走时的检查,其中男20名,女24名.44名正常中老年志愿者穿统一布鞋,定制单个5 mm厚的鞋垫,通过增加鞋垫高度,模拟出双下肢差异(5 ~30 mm),应用Rasterstereography仪器进行脊柱和骨盆检查,在站立及行走状态下测量骨盆及脊柱3D体表参数和4D动态参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站立状态下,随着双下肢差异增加,冠状面骨盆倾斜和矢状面骨盆扭转也随之增加[最大值约(10.6 ±4.3) mm、(3.3±3.5)°],但横断面骨盆旋转变化很小;而冠状面脊柱最大偏移距离也随之增加[最大值约(11.1±17.9) mm],但矢状面脊柱偏移及横断面椎体表面旋转角度变化均很小.行走状态下,骨盆左、右旋转最大角度及椎体表面左、右旋转最大角度变化均很小,但冠状面脊柱向左、右最大偏移距离随着双下肢差异增加而增加[最大值约(9.8±5.1)、(10.4±6.9) mm].结论 双下肢不等长对骨盆冠状面和矢状面影响较明显,但对骨盆横断面影响甚微.骨盆通过其冠状面倾斜距离、矢状面扭转角度的增加进行一次代偿.同样,对脊柱冠状面影响较明显,但对脊柱矢状面及横断面影响较小,脊柱主要通过冠状面弯曲进行了二次代偿.

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骨盆扭转、脊柱偏移

97

R68;R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1663、31471146;温州医科大学人才科研专项QTJ0601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271663,31471146;Zhejiang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undationQTJ06012

2017-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062-306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97

2017,97(3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