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的分子病因学分型与临床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7.22.018

颅咽管瘤的分子病因学分型与临床意义

引用
颅咽管瘤为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颅颊囊残存的鳞状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多数位于鞍上,少数在鞍内或上突于第三脑室,肿瘤的占位效应常影响下丘脑、垂体和视交叉的结构与功能.发病率为0.5~2.0/百万人年,30% ~50%在童年或青春期发病.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视力视野障碍和内分泌功能障碍等[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2],颅咽管瘤有两个不同的亚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adamantinomatous craniopharyngioma,ACP)和乳头状型颅咽管瘤(papillary craniopharyngioma,PCP),既往均基于组织学和流行病学来鉴别.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两种分型具有不同分子基础,为颅咽管瘤的起源和分子病因学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证实了两个亚型不同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分子药物治疗靶点[3-4].

颅咽管瘤、分子病因学、分型、世界卫生组织、鳞状上皮细胞、发病机制、颅内压增高、良性肿瘤、治疗靶点、功能障碍、占位效应、亚型、起源、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分子基础、发育过程、第三脑室、垂体、组织学

97

R73;R58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Z121107001012020

2017-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753-175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97

2017,97(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