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07.002
通过视网膜形态功能改变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痴呆,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轻度认知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则被认为是AD前的高危状态。随着人类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AD的患病率也随之明显升高:最新的WHO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已有超过3500万患者,预计2030年将翻倍,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1.15亿人患病[1]。我国60~69岁人群中AD的患病率为2.30%,70~79岁为3.97%,80岁以上为32.00%,2010年我国AD患病人数达569万,位居世界各国之首[2]。 AD患者大脑最显著的病理特征是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肽( beta-amyloid peptide, Aβ),神经元纤维缠结则是由细胞内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组成的。上述病理改变早期主要累及内颞叶,表现为记忆障碍,随着疾病进展大脑新皮质受累,出现痴呆症状。近年来大脑枕叶受累及随之出现的视觉症状也越来越受重视。
视网膜形态、功能改变、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症状、神经元、日常生活能力、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斑、患病率、大脑新皮质、人口老龄化、过度磷酸化、β淀粉样肽、行为障碍、纤维、寿命延长、世界各国、认知功能、临床表现
R77;R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424
2016-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8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