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大脑相关皮层的形态学变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34.010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大脑相关皮层的形态学变化

引用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大脑相关皮层的形态学变化,为深入研究POAG的中枢损害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POAG的患者30例,年龄26 ~ 82岁,男19例,女11例,选取与POAG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都进行常规眼科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使用Siemens Magneton Verio 3T MRI,采用12通道头部线圈,常规T1WI、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扫描检查,确认受试者头颅无占位性及血管性等病变后纳入研究.全脑三维容积数据采用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3D-MPRAGE).影像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使用SPM8及VBM8软件在Matlab 2012a平台上进行,处理过程包括脑的空间标准化、灰白质分割及空间平滑.POAG组和对照组的全脑灰质图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BM)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通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OAG组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减小,主要表现在枕叶(左舌回,t=3.207,P=0.002)、额叶(左额内侧回,t=2.912,P=0.004;右额上回,t=2.745,P=0.005)、颞叶(左颞中回,t=2.958,P=0.003)、顶叶(右楔前叶,t=3.291,P=0.001;右中央后回,t=3.306,P=0.001;左顶下小叶,t=2.716,P=0.006)、边缘叶(左海马回,t=2.815,P=0.005)等脑区.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当t>2.479时,P<0.01,POA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OAG患者的大脑皮层存在多区域的灰质体积的减少,印证了POAG是在大脑多方面、多层次造成损伤的综合征,除视觉通路损伤外,其他脑区也存在形态及功能的改变.

青光眼、开角型、磁共振成像、萎缩、灰质体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95

R473.77;R775;R329.25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1PJD006

2015-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779-278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95

2015,95(3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