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显性/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26.003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显性/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 研究可能导致腹主动脉瘤(AAA)行腔内修复术(EVAR)后出现显性/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117例择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收集术前及术后第1、2、7天的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当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评分≥5分诊断为显性DIC,2≤ISTH评分<5分诊断为非显性DIC.对性别、年龄、瘤体直径、合并疾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内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性/非显性DIC的危险因素,计算最大似然估计值(B)、标准误(SE)、Wald值等.结果 腹主动脉瘤行EVAR术患者存在显性/非显性DIC风险.117例患者中,出现显性DIC 3例(2.5%),非显性DIC 31例(26.5%).Logistic回归显示,术中内漏:B =2.118,SE=0.917,Wald=5.335,P=0.021;肾功能不全:B=2.135,SE=0.797,Wald=7.183,P=0.007;手术时间:B=0.021,SE=0.006,Wald=11.126,P=0.001.结论 术中内漏、合并肾功能不全及手术时间长是腹主动脉瘤行EVAR术患者发生显性/非显性DIC的独立危险因素.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危险因素分析

95

R743;R543;R6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585

2015-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054-20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95

2015,95(2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