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29.011
应用数字骨科技术观测腰椎失稳节段间在体三维运动特点
目的 观察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生理载荷下失稳节段间三维运动学特点以建立腰椎失稳的三维诊断标准.方法 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间天津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L3/4节段失稳症患者8例为失稳组(L3/4节段),年龄29 ~65(54±13)岁;L4/5节段失稳症患者9例为失稳组(L4/5节段),年龄51 ~60(54±2)岁;健康志愿者10名为正常组,年龄为26 ~51(35±9)岁.受试者行腰椎CT薄层扫描,导入三维建模软件(Rhinoceros)建立椎体模型,将椎体模型与双X线透视系统获得的腰椎双斜位透视像匹配,真实重现生理载荷下腰椎椎体间的三维运动状态,通过测定腰椎相邻椎体间椎体中心点的三维坐标空间位移和旋转,最终获得生理载荷下腰椎失稳症患者失稳节段间的三维运动学数据.结果 失稳组(L3/4失稳节段)相对于正常组(L3/4)在前屈后伸位,沿矢状轴位移增大(3.2±2.2)mm(P <0.05);沿垂直轴旋转角度增大(4.8±4.6)°(P<0.05);沿垂直轴位移减小(0.4 ±0.2)mm(P <0.05).在左右旋转位,沿垂直轴旋转角度增大(4.2±2.0)°(P<0.05).失稳组(L4/5失稳节段)相对于正常组(L4/5)在前屈后伸位,沿矢状轴位移范围增大(2.6±2.2)mm(P<0.05).在左右侧弯位:沿矢状轴旋转角度增大(6.5±5.6)°(P<0.05).在左右旋转位,沿矢状轴旋转角度增大(5.0±2.5)°(P<0.05);沿垂直轴位移(1.6±0.9)mm,沿垂直轴的旋转角度减小(2.0±1.6)°(P<0.05).结论 腰椎失稳节段与正常相对应节段相比三维运动学特点明显不同,L3/4失稳节段与L4/5失稳节段三维运动特点也不同,建议分别建立不同节段腰椎失稳的三维诊断标准,以更符合实际情况.
关节不稳定性、腰椎、X线透视检查、成像、三维
94
R687.42;O29;TP391.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计划
2014-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2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