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高原环境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与高原反应风险的关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3.22.016

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高原环境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与高原反应风险的关系

引用
目的 探讨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高原环境下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与高原反应风险的关系.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采用无创性氧饱和度测定仪监测(MD300-C) 16名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海拔情况以及不同高原环境(西藏高原和南极高原)下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变化以及高原反应情况,根据Lake Louise Consensus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和判定方法,判定急性高原反应的程度.结果 16名考察队员在我国海拔110、3650、4300 m时血氧饱和度、心率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6.8%±1.2%、89.1%±1.2%、86.1%±2.0%,(75.0±5.4)次/min、(104.0±4.3)次/min、(113.0±5.2)次/min,F=214.155、240.088,均P<0.05”.南极高原环境下不同海拔(2000、2500、3000、3500、4087 m)血氧饱和度、心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91.9%±1.3%、90.5%±1.3%、87.6%±1.4%、85.0%±1.8%、81.5%±2.2%,(85.9±3.2)次/min、(90.6±2.8)次/min、(97.8±4.1)次/min、(102.0±3.4)次/min、(106.3±3.9)次/min,F=105.418、90.174,均P<0.05”.在南极高原环境下氧饱和度、心率与Lake Louise Consensus急性高原病症状评分相关(r=-0.446、0.565,均P<0.05).结论 南极考察队员在西藏高原和南极高原不同海拔下血氧饱和度、心率有明显的变化,且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反应风险逐渐增加.

南极地区、高原病、心率、血氧饱和度

93

2013-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743-174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93

2013,93(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