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细孔钻颅术研发及临床应用50年回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2.45.021

快速细孔钻颅术研发及临床应用50年回顾

引用
20世纪60年代以前,凡急需钻颅探查、脑室造影、脑室体外引流的患者,均采用Dandy氏1918年首创的颅骨钻颅技术.但该手术必须在手术室实施,手术过程至少20道操作程序,并费时,使不少濒危患者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而失去生命.1963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张庆林等提出原始构思和设计,并于1964年研制出完全不同于Dandy氏钻颅器的手枪式快速细孔钻颅器样品[1].该钻颅器仅3道操作程序、无需切开头皮、不用吸引器、无需电凝和无影灯;可在急诊室、治疗室或病房在3 ~5 min内完成.20 世纪70年代将其命名为快速细孔钻颅器,单独包装供应,1993年又配入战伤外科甲种器械包内,使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并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钻颅器于 20世纪80年代在山东省已普及到县医院和部分乡镇医院.现将该器械50年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快速细孔钻颅、细孔钻颅术、50年回顾、临床应用

92

R473.6;R743.34;R651.1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大学工程"三期神经外科建设项目

2013-0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236-323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92

2012,92(4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