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纳米粒局部处理兔离体静脉对防治其移植后狭窄的作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1.46.017

雷帕霉素纳米粒局部处理兔离体静脉对防治其移植后狭窄的作用

引用
目的 研究用纳米缓释技术处理的雷帕霉素(RPM-NP)对移植静脉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家兔40只,建立兔颈外静脉间位移植至颈总动脉的移植静脉模型,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4组:药物纳米局部干预组(RPM-NP局部处理颈外静脉,n=10,A组)、药物纳米全身干预组(RPMNP周围静脉滴注,n=10,B组)、空白纳米局部干预组(空白纳米粒局部处理颈外静脉,n=10,C组)和未干预组(不做上述处理,n=10,D组).术后28 d,切取各组移植静脉和对侧正常静脉,病理学检测移植静脉内膜厚度、内径、内膜/中膜厚度比以及胶原容积指数.结果 移植静脉的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A、B、C、D组移植静脉和对侧正常静脉的内膜/中膜厚度比分别为0.26±0.02、0.73±0.05、0.71 ±0.04、0.69±0.03、0.24±0.01,胶原容积指数比分别为0.24±0.03、0.56±0.06、0.53±0.07、0.49±0.08、0.21 ±0.01.B、C、D组的组织病理学(移植静脉内膜厚度、内径、内膜/中膜厚度比以及胶原容积指数)与对侧正常静脉组比较,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之间移植静脉的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移植静脉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与对侧正常静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纳米缓释技术处理的雷帕霉素,对离体的移植静脉行管腔内局部处理,能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防治移植静脉狭窄.

西罗莫司、纳米粒子、局部治疗、移植静脉、狭窄

91

R4(临床医学)

山东省卫生厅医药卫生发展科技项目2007HZ057

2012-03-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298-330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91

2011,91(4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