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改善肌营养不良患者肌力的临床观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09.36.011

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改善肌营养不良患者肌力的临床观察

引用
目的 观察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双移植方案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对经血清酶学、肌电图、基因分析、肌肉活检、肌肉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82例PMD患者采用干细胞双移植方案进行治疗.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进行研究,随访3~12个月.治疗方法: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经双侧髂后上脊穿刺采集骨髓80~150 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BMSC.②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CB-MSC):采集脐带血80~160 ml,CB-MSC制备过程同BMSC.③干细胞移植术:收集BMSC和CB-MSC,制备成1×108/ml BMSC细胞悬液和1×107/ml CB-MSC细胞悬液,分次移植于患者的四肢肌肉内和静脉内.移植后3、6、9、12个月观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临床分级疗效评定、酶学、肌电图、肌肉MRI变化.结果 82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后3、6、9、12个月进行临床分级疗效评定,显效31例(37.8%),有效37例(45.1%),无效14例(17.1%),总有效率为82.9%.70例患者(85.4%)肌力提高,肢端温暖、食欲改善、动作灵活、体重增加.72例患者ADL评分增加(87.8%),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细胞移植后LD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5±223)u/L比(410±216)u/L,P<0.05,t=6.650],肌酸激酶[(2952±2259)u/L比(2841±2092)u/L,P=0.223,t=1.094]、肌酐[(26±12)μmol/L比(25±11)μmol/L,P=0.306,t=1.029]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细胞双移植方案实施中儿童患者依从性好,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干细胞双移植方案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使82.9%的患者获得临床症状改善,运动功能及肌力提高,安全性好,无排斥反应,是一种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新手段.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骨髓、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89

R3 ;R74

辽宁省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8225009

2009-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552-255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89

2009,89(3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