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微小浸润癌患者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灶残留的预测因素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09.01.005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微小浸润癌患者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灶残留的预测因素

引用
目的 探讨与子宫颈锥形切除术(锥切)后宫颈病灶残留有关的因素.方法 利用105例锥切术后3个月内接受后续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微小浸润癌(MI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锥切后宫颈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年龄(43±6)岁,其中CIN3 77例,Ia1期宫颈癌20例,Ia2期宫颈癌8例.锥切后续手术包括95例全子宫(或加双附件)切除,2例重复锥切,8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结果 105例患者中,53例(50.5%)患者的锥切后续手术宫颈标本中残留病灶,其中38例残留病灶为CIN2或以下病变.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月经/生育状况、宫颈细胞学结果 、锥切手术方法 和范围等与锥切后是否残留病灶无相关性.患者年龄≤45岁、锥切标本切缘阳性是锥切后宫颈残留病灶的危险因素[似然比(OR)分别为4.68和5.40,均P<0.05].MIC患者与CIN3、CIN2或以下病变的患者相比,其锥切后宫颈残留病灶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切缘阳性是锥切后宫颈残留病灶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0,P<0.05).结论 尽管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决定锥切后再处理的主要依据,但它不能预测锥切后是否有病灶残留.除锥切标本的切缘状态外,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在预测锥切后病灶残留中的价值有限.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微小浸润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病变残留、预测因素

89

R73(肿瘤学)

2009-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7-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89

2009,89(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