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电流大小对上肢肘以下外科手术患者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376-2491.2007.21.008

刺激电流大小对上肢肘以下外科手术患者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的影响

引用
目的 了解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神经刺激器定位时所用的最小刺激电流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88例择期行上肢肘以下外科手术的患者.分成较小电流组(A组,n=118例)和大电流组(B组,n=70例).采用Wilson提出的喙突入路,通过神经刺激器定位.分别将两组病例的最小刺激电流(I)调整至0.1 mA≤I<0.3 mA或0.3 mA≤I<0.5 mA,在能够引发远端运动反应的情况下给0.5%罗哌卡因30 ml.给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分别记录麻醉阻滞区域.以给药后30 min,上肢的5支终末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的皮区痛觉完全消失定义为阻滞成功.结果 A组阻滞成功率为84.7%,B组阻滞成功率为67.1%,A组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0.05).对分层后亚组的分析显示,在引发后束运动反应的病例(n=124例)中,A组病例(n=86例)的阻滞成功率为96.5%,B组病例(n=38例)的阻滞成功率为78.9%,A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减小最小刺激电流至0.3 mA以下可以明显提高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尤其在引发后束所支配的运动反应时,可以获得极高的阻滞成功率(96.5%).

麻醉、局部、臂丛、阻滞、最小刺激电流

87

R6(外科学)

2007-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470-147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87

2007,87(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