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一氧化碳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中性粒细胞肺内扣押作用的实验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376-2491.2005.28.011

外源性一氧化碳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中性粒细胞肺内扣押作用的实验研究

引用
目的观察外源性一氧化碳(CO)对肢体缺血再灌注(IR)所致中性粒细胞(PMN)在肺内扣押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双大腿根部止血带复制大鼠双后肢缺血及再灌注后肺损伤模型.将动物置于含或不含0.025% CO的空气中.进行同样操作只是不造成肢体缺血的动物作为对照.在含5%CO2和0.025% CO+5%CO2的空气中应用肢体IR患者血清孵育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和PMN,对照细胞采用健康志愿者血清孵育.观察大鼠肺组织学、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PMN)数目及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检测PMVEC的 ICAM-1、PMN的整合素-CD11b的表达及PMVEC-PMN黏附率的变化.结果肢体IR后动物肺组织出现出血、水肿及PMN扣押等病理征象.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中PMN数目显著增加(39.3±5.7 vs 19.6±2.8, P<0.01)、ICAM-1表达显著增强;应用CO后每高倍镜 PMN数目显著减少(28.3±3.8,P<0.01),ICAM-1表达显著降低,肺损伤减轻.与对照组相比,肢体IR患者血清使人PMVEC的 ICAM-1表达、PMN整合素的表达以及PMVEC-PMN黏附率均显著增高(分别为28.3±2.6 vs12.9±1.9、18.9±2.6 vs 9.8±1.2和30.7±2.9vs 13.4±1.1,P<0.01),应用CO后均显著降低(分别为19.9±2.1、14.1±1. 9和19.8±1.5,P<0.01).结论外源性CO可抑制肢体IR所致PMN在肺内扣押,其机制与其下调黏附分子表达、抑制PMN与PMVEC粘附有关.

一氧化碳、再灌注损伤、中性粒细胞浸润、局部缺血

85

R5(内科学)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3027133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基金20041D0300519

2005-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987-199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85

2005,85(2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