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二年随访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376-2491.2005.03.013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二年随访

引用
目的研究分析中国地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年的临床特点、治疗现状及自然病程.方法作为是国际性多中心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登记试验(OASIS)的一部分,中国地区由38家中心共注册因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入院患者2294例,对入选患者的治疗不作任何干预,治疗处理由当地医师决定,按统一方案以填表方式记录其住院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以及重大事件等,并进行前瞻性的追踪记录2年.患者平均年龄63岁±8岁,男性占62.3%.结果 89.8%的患者就诊时存在心电图异常,绝大部分患者为不稳定心绞痛(88.5%).既往有冠心病史者56.2%,其中将近半数曾有心肌梗死,既往病史中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卒中分别为57.4%、18.3%、47.6%、7.1%.住院期间药物治疗以抗血小板药物及硝酸酯制剂的应用分别为94.5%、96.6%,β阻滞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分别为67.5%、57.4%和59.1%.出院后药物治疗率逐渐下降,下降幅度20.2%~50.2%,随访2年时抗血小板制剂、硝酸酯制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率分别为73.8%、69.4%、43.9%、35.8%、31.6%.2年间分别有43.1%、23.1%和8.2%的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CA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介入检查及干预治疗.2年的总死亡率8.0%,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占4.3%.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卒中、大出血的主要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4%、7.9%、4.8%、0.3%.结论中国地区就诊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患者以不稳定心绞痛居多.住院期间硝酸酯制剂、抗血小板药物,β阻滞剂、钙拮抗剂及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均在半数以上.出院后服药率呈逐渐下降态势.目前中国此类患者的治疗现状为2年死亡率8.0%,最常见死因是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

心绞痛、不稳定型、心肌梗塞、登记、预后

85

R5(内科学)

2005-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84-18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85

2005,85(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