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起搏器术后心衰一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376-2491.2001.21.024

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起搏器术后心衰一例

引用
@@ 患者男,51岁.于1998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咳嗽、不能平卧,在当地全面检查(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Ⅲ度(NYHAⅣ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后病情略缓解,于1999年11月安装心脏起搏器(双室右房三腔),10 d后心脏射血分数(EF)由30%提高到50%,病情明显缓解,患者可以上班做轻体力活动.但2个月后因感冒发热,病情加重,心力衰竭Ⅲ度,EF 30%,经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利尿药等多种药物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起搏器术后6个月内先后发作心力衰竭Ⅲ度10次.于2000年6月实施了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术.方法:于胸椎3、4间隙行硬膜外插管,持续注射0.5%利多卡因5 ml,间隔时间2 h,阻滞平面为胸1~5,共54 d,辅以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阻滞后迅速见效,胸闷、气短减轻,活动能力逐渐提高,两个疗程结束后病情明显好转,患者登二楼或更高层无胸闷、气短,食欲改善,心腔缩小,EF由30%提高到44%.于2001年3月28日再次入院巩固治疗,术后60 d心腔进一步缩小,左室舒张末内径由70 mm至65 mm,EF达47%,左室内径短轴缩短率(FS)由10%增加到19%,左室收缩末容积由234 ml减少到192 ml,E峰距室间隔距离由32 mm降至27 mm.于2001年7月30日电话随访,患者一般状况良好,体力活动恢复正常,登四楼无胸闷、气短等症状.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术治疗至今14个月仅发作心力衰竭1次.

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术、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胸闷、体力活动、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心脏射血分数、利尿、扩血管、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起搏器、受体拮抗剂、左室收缩、左室内径

81

R5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29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

0376-2491

11-2137/R

81

2001,81(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