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2095-2007.2020.03.002
基于光学成像屈光补偿技术对视网膜屈光状态测量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光学成像屈光补偿技术测量人眼视网膜屈光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基于屈光补偿进行视网膜成像屈光状态的检测方法对模拟眼进行屈光度检测.分别设定模拟眼屈光状态为-3.00 D、-2.00 D、-1.00 D、0 D、+1.00 D、+2.00 D及+3.00 D.在不同屈光状态下,分别测量模拟眼的屈光度10次.记录每次模拟眼的理论屈光度、图案板距离以及实际测量的屈光度.不同屈光状态下测量的屈光度值,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算测量值相对于理论值的偏倚,即模拟眼屈光不正的理论值与测量值平均值的差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分析理论值与测量值的一致性.结果 当模拟眼的屈光状态设定为-3.00 D、-2.00 D、-1.00 D、0 D、+1.00 D、+2.00 D及+3.00 D时,基于屈光补偿测量视网膜屈光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99±0.07)D、(-1.98±0.07)D、(-0.96±0.07)D、(0.19±0.07)D、(1.18±0.10)D、(2.37±0.11)D及(3.48±0.09)D;测量的偏倚分别为-0.01 D、-0.02 D、-0.04 D、-0.19 D、-0.18 D、-0.37 D及-0.48 D.经Pearson相关分析,模拟眼测量偏倚的绝对值与理论屈光度成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0.964,P<0.05).10次实际测量的平均值与理论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统计学意义(ICC=0.997,P<0.05).当模拟眼处于-3.00 D、-2.00 D及-1.00 D(即屈光状态为近视)时,累计共测量30次.结果模拟眼理论屈光度与实际测量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统计学意义(ICC=0.996,P<0.05).当模拟眼处于+1.00 D、+2.00 D及+3.00 D(即屈光状态为远视)时,累计共测量30次.结果模拟眼理论屈光度与实际测量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统计学意义(ICC=0.984,P<0.05).结论 在模拟眼中基于屈光补偿技术进行视网膜成像屈光状态的测量方法准确且有效,该测量方法具有可行性.
屈光补偿、视网膜成像、屈光状态、模拟眼、可行性
10
北京市属医学科研院所公益发展改革试点项目京医研2016-5
2020-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