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2095-2007.2019.01.006
应用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病理性近视眼眼底病变与眼球形态的关系
目的 探究病理性近视眼眼球形态在三维磁共振成像中的分型,不同类型的病理性近视眼眼底病变中各眼球形态分布,以及眼球形态与年龄、眼轴长度、屈光度及眼底病变类型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将病理性近视患者58例(104只眼)按年龄分为< 60岁组和≥60岁组;按眼轴长度分为< 29 mm组和≥29 mm组;按屈光度分为-6.00~-12.00 D组、-12.25 ~-18.00 D组及≥-18.25 D组;按眼底病变分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组、黄斑劈裂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组及单纯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屈光度、散瞳检查眼底、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及磁共振眼眶扫描检查.观察各组别中不同眼球形态的发生率及差异.结果 根据临床经验和三维磁共振成像结果,将病理性近视眼球形态分为椭圆形10例(14只眼)、锥形22例(26只眼)、扭曲形24例(36只眼)、桶形20例(28只眼).在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10例(10只眼)中,锥形和扭曲形各4例(4只眼),占40.0% (4/10);椭圆形2例(2只眼),占20.0%(2/10).黄斑劈裂患者8例(8只眼)中,扭曲形4例(4只眼),占50.0% (4/8);桶形4例(4只眼),占50.0% (4/8).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例(6只眼)中,桶形4例(4只眼),占66.7%(4/6);扭曲形2例(2只眼),占33.3%(2/6).单纯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患者54例(80只眼)中,扭曲形18例(26只眼),占32.5% (26/80);锥形18例(22只眼),占27.5%(22/80);桶形10例(20只眼),占25.0%(20/80);椭圆形8例(12只眼),占15.0%(12/80).4种眼球类型的分布差异在不同年龄组、不同眼轴组及不同屈光度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43,44.13,48.93;P< 0.05),在不同病理性近视眼眼底病变组中无统计学意义(x2=15.59,P >0.05).结论 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全面直观地反映眼球的具体形态,病理性近视眼眼球形态与年龄、眼轴长度及屈光度相关,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劈裂及单纯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眼球形态偏向于扭曲形和锥形,而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偏向于桶形.
病理性近视眼、眼球形态、眼底病变、三维磁共振成像
9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52777102D
2019-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