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2095-2007.2018.01.003
高度近视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长期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2003年8月至2011年7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准分子激光科接受LASIK、(角膜瓣厚度+切削深度)/术前中央角膜厚度的百分比(PTA)≥40%且资料完整的高度近视眼患者112例(221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105只眼),女性58例(116只眼);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5.6±5.4)岁.患者术前的等效球镜度(SE)均≥-6.00 D.术前及术后末次复查时均进行裸眼视力(UCVA)、矫正视力(CDVA)、球镜度数、散光度数、SE、中央角膜厚度(CCT)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分析患者术后的屈光状态、稳定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术后还需测量患者的剩余基质床厚度(RSBT),计算PTA及术后RSBT占术前CCT的百分比(PSBT).患者术前及末次复查的各项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术前与术后患者的视力和SE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不同的CCT检查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术前的UCVA为0.08±0.30,术后末次复查时的UCVA为0.8±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9,P<0.05).末次复查时的屈光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球镜度数为(-0.87±0.97)D,散光度数为(0.40±0.41)D,SE为(-0.75±1.03)D.末次检查时的SE与术前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3,P<0.05).手术的安全指数为1.10,有效指数为0.90.术后患者的PTA为44%±3%.术后患者的PSBT为58%±5%.患者未出现继发性圆锥角膜.结论 PTA≥40%但PSBT达到50%及以上时,高度近视眼患者在LASIK术后长期稳定,未发现继发性圆锥角膜.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高度近视眼、角膜形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1402161;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20313025-3;山西省卫计委科技攻关项目201201018
2018-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