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2095-2007.2017.05.005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经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眼科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ME患者27例(27只眼)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按照静脉阻塞类型分为两组,即CRVO组与BRVO组.CRVO组患者共8例(8只眼),BRVO组患者共19例(19只眼).全部患者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每月1针,连续注射3针.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注射前、注射第一针后1周、第二针后1周、第三针后1周及第三针后1个月时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治疗前后两组内不同时间点的BCVA及CMT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CRVO组患者治疗前的CMT值为(768.50±344.93)μm,注射第三针后1个月时为(504.13±287.91)μ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9,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的CMT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8,5.366,3.614,5.079;P<0.05).BRVO组患者治疗前的CMT值为(650.47±317.67)μm,注射第三针后1个月时为(332.11±187.58)μ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0,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的CMT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7,5.459,6.422,7.650;P<0.05).CRVO组患者治疗前的BCVA为0.95±0.31,注射第三针后1个月时为0.76±0.3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6,P<0.05).第一针后1周时的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8,P>0.05).此后各时间点的BCVA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6,2.553,3.416;P<0.05).BRVO组患者治疗前的BCVA为0.68±0.34,注射第三针后1个月时为0.40±0.1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1,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CVA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3,3.139,5.224,5.93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CV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7,P>0.05).将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CVA改善情况进行比较,BRVO组明显优于CRVO组,且随注药次数的增加,差异越发明显,注射第三针后1个月时两组间的BCVA差异最为显著(F=7.20,8.28,9.01,12.68;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于CRVO及BRVO合并ME的治疗安全有效.且BRVO患者的治疗效果较CRVO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7
R-0;H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771326
2017-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17-221